通 州 旧 学 (清末前) 官 学一、州县儒学 通州儒学 通州儒学为元明清时通州的最高学府,是为科举选仕设立的地方官学。元大德二年(1298),知州赵居礼建通州儒学于州治西(大成街今北京花丝镶嵌厂内)。元至治二年 ( 1322)州学正杨齐贤续修。后又有明代8次、清代13次重修、改建,其中以明嘉靖四十二年(1563)和清康熙十九年(1680)重修改建规模为大。设学正1员、训导3员,廪生30名。元、明两代州、县学设经史、经学、礼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、御治大诰、律令等10科。 道光十一年(1831)漷县儒学归并后廪生为40名,增广生员30名,岁科试、文童生额入学23名,武童生员入学20名。 漷县儒学 元元贞三年(1297)都指挥使昭勇大将军珊竹威翼王、镇国大将军王武穆公建漷州儒学于河西务沸州治所之西。明洪武四年(1371)州同知杨思贤将州儒学迁至新治所(今漷县村)重建。明洪武十四年(1381)漷降为县,州儒学改为县儒学。明代6次重修改建,其中明万历三十七年(1609)李太后以漷为发迹地给内帑改建,规模大备,明末渐圮。清康熙十八年(1679)地震尽圮,诸生曹见龙等劝捐重建,后又有修葺。道光十一年(1831)重修殿庑,学中“乡贤”、“节孝”等祠归人通州学。 元代在县衙设学正1员、训导1员;明代设教谕1员、训导1员;清初设教谕1员,清顺治十六年(1659)并入通州管辖。廪生,明洪武四年(1371)前30名,后20名;增广生员20名。清顺治十六年(1659)后廪生减为10名。 二、书院
据史志资料记载,通州历史上有四座书院(美国教会办书院不记)。通惠书院、潞河书院为官书院,是为科举选仕所设。 通惠书院 明嘉靖二十七年(1548)巡仓御史阮鹗在州学宫右地所建,有州绅原吏部尚书杨行中撰碑以记。嘉靖四十二年(1563)知州张守中为扩建文庙、学宫将书院撤销改建明伦堂。 潞河书院 清康熙五十九年(1720),仓场总督张仪朝、知州朱英在州城西门内创立,一年后因经费不支而辍办。雍正三年(1725)仓督檄令复兴,知州黄成章、通永道员高矿捐银,仓督核酌公捐恢复,延师授课。乾隆二年(1737)知州韩亦诗偕州绅迁建潞河书院于州城内东南隅之文昌阁,通永道员鄂昌书“潞河书院”匾额,延师讲课,集士授课。乾隆二十三年(1758)通永道道台王检,会同东路厅同知范廷楷首倡捐银,并禀奉督宪,以东路厅及遵化州所属10州县,论等摊派公捐银两,作书院经费。各州县额定生员,赴通肄业。潞河书院发展为京东10州县的最高学府。后因各州县捐银逐年不清,致使经费拮据,书院逐渐衰落。 乾隆三十一年(1766)因新旧城合一,知州万廷兰于空城基南建潞河书院,不足三年拆毁改建文庙宫门及尊经阁,肄业者仍归文昌阁书院中。乾隆四十三年(1778)因文昌阁书院房舍倒塌,知州高天凤择学宫西文昌祠集士授课。乾隆四十六年(1781)五月,通永道李调元以书院倒塌课无定所,重建潞河书院于通永道西天恩胡同(今靳家胡同)。道光八年(1828)东路厅辛文芷以原址狭窄,详请改建,典得南门内四眼井刘姓房一所,扩充书院课舍。道光末年(1850)房被赎,仍归天恩胡同。光绪六年至十五年(1880-1889)因经费不济停办。光绪十七年(1891)通永道员杨宗濂(江苏无锡人)在靳家胡同原址重建潞河书院,书“潞河书院”匾额(现存靳家胡同小学)。光绪二十九年(1903)改建为通州官立小学堂,书院遂无。 三、贡院
通州城内贡院,位于北大街贡院胡同今贡院胡同小学处。明嘉靖以后,由察院改建,至清末为顺天府科考场所。清康熙十八年(1679)地震圮,康熙二十一年(1682)知州于成龙建东西配房各3间,康熙二十九年(1690)通永道、霸昌道道台修东西号房。此后大修,先由通永、霸昌二道库储“棚建”项下支拨银两,再按大、中、小治提解归还。通永道属:通州、蓟州、三河、武清、宝坻为大治;香河、宁河为中治。霸昌道:涿州、霸州、昌平州、良乡、文安、大城为大治;东安、永清、固安、J顺义、密云为中治;房山、保定、怀柔、平谷为小治。大治摊银30两,中治25两,小治20两,至光绪九年(1883),贡院有正厅5间,上房3间,大堂、川堂各3间;东西厢房各6间、抱厦3间、平台2间;东西号舍42间。 每年4月,顺天府所辖州县考生到通州贡院应试。届时,附近民房被租赁一空,售卖纸笔墨砚、诗文书籍、生活用品的摊贩蜂拥而至,大街小巷人流熙攘,车马不绝,格外热闹。府试和院试,各考四棚;每棚四场,每场一天。院试得中称入泮(秀才),取得功名。考试日,考生夜12点以前点名入场。入场时为防止挟带作弊,考生衣帽要单层、鞋要薄底、皮衣去面,敞襟袒怀,经严格检查进入号房。号房入毕即行上锁。考棚内长桌长凳,桌前立方形灯笼’内燃蜡烛外书考题。堂上敲击云板,全场肃静,考生作题。差役往来监视,发现作弊,即行查究。次日黄昏前一律交卷。一昼夜间,考生吃喝拉尿,都在号棚之内。所谓“三场辛苦磨成鬼,二字功名误煞人”。清光绪二十六年(1900),贡院被八国联军焚毁。光绪二十九年(1903)贡院院落为通州官立小学堂操场,1936年在此建立通县女师附属小学’现为贡院胡同小学。 私 学一、义学 清康熙二十五年至光绪九年(1686-1883)通州城乡先后设立义学计36处。 康熙二十五年(1686)通永道员宋荦、知州傅泽洪在启圣祠西堂舍置义学,延师教授。康熙三十五年(1696)知州吴存礼在旧城西门内华严寺设义学。康熙四十年(1701)知州靳让在旧城内药王庙、新城旧义馆、张家湾接待寺、燕郊东岳庙设4处义学,每年捐送修金24两,列学规10条。是年,漷民张国标等在漷邑设立义学,捐费延师。康熙五十一年(1712)直隶督学陈璋通饬兴立义学,知州王友直查明文庙后曾有义学,经前通永道员白玑捐俸修整,未及延师。康熙五十四年(1715)上谕广设义学,经直隶总督赵宏燮通饬所属,遍行设立,知州王友直在新城、燕郊、小东各庄设义学。 雍正元年(1723)州判巫圣孙在城内分别设立蒙义学和经义学,捐俸延师教授。 道光二十七年(1847)州城绅民等公捐在新城南门外王恕园建义学,延师教授。道光二十九年(1849)州绅王士衔在城内州署之左设立义学。同年州绅公捐在永乐店庙、城内东南隅礼拜寺、北关岳家庄吕祖祠、城内西北佑胜教寺设立义学4处。州贡生刘凤苞、蔺福昌在平家疃捐立义学。 同治六年(1867)州绅等在新城敦化堂捐立义学。同年蔺福昌等在东门法盖庄捐立义学。同治九年(1870)州绅万光辉等在新城正阳祠捐立义学。 光绪二年(1876)州守备王名岗在州城右营署内捐廉建义学。同年州绅薛浚汉等在东关慈云寺、州绅等在新城北后街烈妇叶氏祠、州绅滕玉山在堰上村、州绅等在北门玉泉庵、新城延寿寺捐立义学5处。光绪七年(1881)顺天府尹奏设义学2处,一在长营,一在普济闸(现属朝阳区辖域)。光绪八年(1882)坐粮厅额勒精额在新城法华庵设立育仁义塾,自捐廉银1000两,交通州发商生息作塾中经费,移厅州存案归东路厅经理。同年州人苍浚于旧城南门内四眼井胡同设立正育义塾。光绪九年(1883)通永道李培祜建义学4处。在城内通州卫药王庙建启蒙义学;在新城南街灶君庙设正蒙义学;于西门外天成庵设养蒙义学;于北门外吕祖祠建立发蒙义学。捐廉银2000两。 二、私塾 通州地区春秋时即有私塾,至明清相当发达。清末受废科举兴学堂新潮冲击,实行私塾改良举措,至辛亥革命时全县683村仍有私塾680处,经民国强令废止,兴办学校,日伪时期借反对日本文化入侵又有所恢复,日降后国民政府严禁私塾,仍有个别村庄采用两面手段教授旧书1948年底通县全境解放后,大力发展学校教育,私塾绝迹。 通州私塾有学馆(亦称散馆)、专馆和义塾。专馆(亦称家塾或族塾)为官僚、富商和农村财主所办,自聘教师教授自家或族人子弟。此类专馆通州有之,但无史料可据记述。 学 馆 学馆有大书房与一般书房之分。一般书房即规模较小、层次较低、多为启蒙阶段的学馆,学生人数较少,从启蒙始可教到“四书”,一般为殷实人家子弟入学。规模较大、层次较高、成就较著的学馆,称大书房。塾师在自家设馆,招收附近村庄或较远乡村渡过“四书”的学生教授“经书”,达到开讲,开笔阶段,可应科举考试,求取功名。据史料记载,元代即有潞县人李秉彝举办学馆,授弟子经并创“粘合之门”;明代有州人高云汉“教授弟子严而有法语默动作一无所苟,终身疏食布衣,从游者皆化之”;清代办学馆者有州人朱遴、宗一鹏、黄锡蕃、谷瀚、谷应鸣,有侨居通州人王庚、王唐、邵奎壁、王沐宇;清光绪年问有河东马坊郎芝、张各庄张庆熙、蒋辛庄孙温、李辛庄李云舫、卜落垡詹中、小民集张鸣鸾和大耕垡高秀昆等,所办学馆多人考取秀才、举人,亦有学子考中进士。 义 塾 通州义塾有官绅捐办的义塾;有乡村单独或联村合办的村塾,聘请塾师招收贫寒子弟入学,学生不交学费,多为启蒙阶段,这类义塾因经费时断时续,学生亦因家贫不能长年坚持,有读冬仨月、春仨月,或读一年半载会识字看书、打珠算即寻生活之路停学。亦有办得较好的村塾。乾隆年间州人张兆勋居燕郊办义塾不惜典当,年老教子读书,令其继办义塾,“训无力者子弟,以理化导”。清道光年间州人王寿彭在州治左设义塾一所“寒素子弟多就学焉”,并周济衣食。清同治年间堰上村滕子昆父子捐建义熟,赞尽心力,坚持办学直至光绪三十一年(1905)改建学堂。 三、私立书院 闻道书院 明万历二十四年至二十八年间(1596-1600),通州人、御史马经伦,在州城内东南隅文昌阁前莲花庵处建立的私人书院,为个人读书讲学之所,非课业书院。 双鹤书院 明万历三十九年(1611),州人、吏部尚书李三才于城南张家湾自家建立的私人书院,为个人读书讲学之所,非课业书院。
|